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祸害 > 第1863章 喜事

第1863章 喜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严嵩无疑是忠于嘉靖,但其执政纵使不是零分,那亦是处于差分的行列。

袁州府,位于江西的西南,以宜春县为府治所在。

东汉司徒袁安次子袁京隐居此地,并成为了一个当时很有名气的隐士。在袁京去世后,人们感念他的高风亮节,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袁山。

隋开皇十一年,于宜阳县置袁州,据传袁州的“袁”正是受到袁山的影响。

四月中旬,介桥村举办了一场丧事。

严嵩虽然已经被抄家,亦是波及到了一些族人,但得知他死于破山神庙之时,严氏族人还是将他的尸体带了回来。

草席裹尸于灵堂,只是四月的尸体容易发烂发臭,这灵堂并无吊者,显得很是凄凉,比一般的百姓的丧事还尚且不如。

本该是风光下葬的大明一品大员,竟然是落得如此凄惨的田地,确实是令人唏嘘不已。

严嵩虽然是贪,但亦算是忠。嘉靖是一个聪明的皇帝,亦是一个多疑的皇帝,若是严嵩不对他不够忠诚,亦不可能重用严嵩足足二十年之久。

东南倭寇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第一功臣自然应该算是胡宗宪,但严嵩在这个事情中其实亦应该占一些功绩。

由当前的政治生态可以看出,仅凭着一个小小的浙直总督胡宗宪还不能向整个东南包括徐家在内的豪绅征税。正是靠着严嵩的支持,胡宗宪才有底气向最大的地主徐阶强征,从而筹集到足够的军饷用于抗倭,由点到面地解决倭患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难免有所偏差,官府历来都习惯于畏强凌弱,很多东南百姓被迫背井离乡,这亦要怪责于严嵩和胡宗宪的“恶政”。

严嵩不仅纵容严世蕃贪了很多银子,在执政的过程中亦是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过失还是为了讨得嘉靖的欢心而加重赋税大兴土木工程。

大明王朝财政的败坏,屡屡出现杂税重于正税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破产百姓沦为土匪,亦为大明王朝毁灭埋下了最大的祸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