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零三章 民情

第二百零三章 民情(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渔场,匠户,军士,同样按照服役年限,七年后分田。

且七年后,匠户同样出一丁,为官府服役一个月,额外服役的月份,发放工钱。

至于渔场,则不会放开。

服役七年后,可以领取月钱,家中不用服役,也可以选择退出渔场,归家务农。

不过相信不会选择第二条,大概会留一丁,仍然在渔场做事领钱。

只有两个活宝圣人。

一个不顾朝局安危,一个和蛮族私通贸易。

因此,唐清安有底气向民众分田。

又正如郑永廉所言

随着各地百姓达到一百七十万人,官府在物资分配一事上,已经弊端丛生。

为什么不放开渔场。

众官员疑惑的看向将军。

田亩都放开了,渔场为何不放开,同样可以从渔户上收税。

“渔场不同于田亩,每条船只需三五人,一年的渔获,抵得上数百亩田收获。

见将军偏向于郑永廉,且众人也拿不出办法来解决,目前官府在分配一事上的困顿。

除非增加衙门数倍的人手,可这一点又会导致官府人员臃肿,开支翻了数番等。

所以最终,同意了郑永廉的分田之事。

为官府屯田服役七年以上者,每户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一下者男丁,分田两亩,其余老弱妇孺分田一亩。

对照现在的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各地人口,平均一户能分田十一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