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风暴 > 四二五、人间亦有白玉京(一)

四二五、人间亦有白玉京(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咦,那车轮……那车轮是怎么回事?”徐林虽然很熟悉新襄,但这也是时隔着半年没有回来,因此看到一样让他觉得有趣的事情,不禁问道。

“若不是仲渊看到,我还没有注意——竟然给他们制成了,张道长,此物名橡胶,这应该就是癸泉子道长的杰作之一了!”

“橡胶……”

对于橡胶的硫化应用,俞国振是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进行研究的,他很清楚橡胶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作用,这其中首先就表现在车轮之上——有了橡胶车轮,板车、三轮车、马车甚至自行车,都会变得轻便,原先困扰城市道路建设的辙印问题,便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崇祯十年初春,路易斯?加西亚运来了第一船原胶,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半,这个西班牙人甚至又送了两船橡胶过来,因此除去试验消耗,新襄目前储备了一千二百吨的橡胶。

新襄终于在望了。

在张溥眼中,渐渐变大变得更加清晰的新襄,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刷成白色的港口建筑,在夕阳照射下亮得晃眼,巨大的灯塔比张溥见过的任何佛塔都要高大,这由钢筋混凝土建起的高达十八层的建筑,乃是新襄的新标志,塔尖建成一个镂空的球状顶,满满的异域风情,却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虽然这个理念现在新襄八岁的小孩也知道是错的了。

船越来越接近新港,张溥看到一处处高大的白墙红瓦的房子,其中大多数都有巨大的门。他并不知道,那是码头的仓库,以为是百姓住家,免不了啧啧了两声:“新襄百姓住的地方倒是不同。”

“这还只是新港,不是新襄居民区呢。”有人回应道。

张溥看向那人,是一个商贾模样的,大伙同船了近一个月,相互也认识,他记得此人姓徐名林,字仲渊,据说还曾有过功名,只是如今已经成了彻底的商贾。他此时正站在俞国振身边,看上去两人是极亲近,而在俞国振另一侧,则是那个骑熊的道人,只是道人的熊如今却不知到了哪儿去了。

当然,这是俞国振北上之前的事情,看到那到处转的橡胶车轮的手推车,俞国振可以确定,自行车等东西也已经弄出来了。为了研究蒸汽机的应用,宋应星领导的工作小组对于齿轮、链条等的研究可谓至极,特别是滚珠轴承已经研究出来——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小钢珠嵌入内外两环中间对新襄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技术。而在滚珠轴承出来之后,自行车的设计图便被俞国振扔了出来。

另外,让张溥觉得难以应付的许众人不在这。

“天如兄,这些乃是库房,从会来等进入新襄的货物,还有从新襄运出的货物,一般都先得在此存放分检,然后再启运。自然,有些讲究新鲜的货物,则可以抽检,缩短检验时间。”俞国振笑着解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张溥心情复杂地看着这些库房,在一些敞开的大门里,他看到了煤和他说不出名字的矿石,另外一些则明显是粮袋。

这些库房里储存的货物,只怕就值百万两吧。在旁边偷听众人说话的田常咂了一下嘴,这些货物在源源不断地运进运出,那么……一年南海伯手中经过的流水,至少是一千万两,啧啧,好一位活财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