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明朝第一猛人 > 第四十一章 可怜的郑贵妃

第四十一章 可怜的郑贵妃(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诚道:“不错,要福王拿出银钱和田地来,为皇奶奶扫平封后的障碍。”

郑贵妃颤声道:“要多少?”

朱诚道:“一半的家产和八成的田产,所收赋税不再收取,税权献给朝廷,不再要求盐引。”

大明亡于万历,这句话指的就是万历给了福王太多的田产和赋税,特别是淮盐一千三百引,影响国计民生,甚至边防军饷,后果异常严重。今天趁着郑贵妃急于封后的机会,朱诚想让她主动交出来。

郑贵妃咬牙道:“这不是要逼死我洵儿吗?”

朱诚道:“还是让我跪一会儿吧。今天这事儿要传出去,我就是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砍。”

郑贵妃有点自责,道:“今天是哀家失态了,诚哥儿不要见怪。不过你说答应我了,可有什么办法帮我?”

朱诚道:“皇奶奶要封后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皇上,二是大臣。”

郑贵妃轻轻点了点头。

朱诚接着说道:“皇上这边,主要是皇奶奶自己造的……造的孽。皇奶奶当年想让自己的儿子福王登上皇位,对光宗贞皇帝多有打击。今上自幼失学,固然是西宫李选侍从中作梗,但至少有一半的原因在您的身上。不过,好在我从中转寰,您和皇上的关系有所缓和,皇上后来去读书也是你从中促成的。”

朱诚道:“奶奶且息雷霆之怒,听孙儿说个分明。福王现在家产有多少,您知道吗?有多少官员士绅及百姓觊觎你儿子的财产,你又知道吗?大明不允许蕃王养兵,他如同幼儿抱黄金行走于闹市,必将引来祸端。再说田产,福王共有田产两万顷,已经占去了河南的大部分良田,甚至拿山东、湖广的良田补足,朝廷收不到税,拿什么去恩养百姓?百姓无粮可吃,就会造反,冲进福王府,到时求死也难啊。至于赋税和盐引,这些朝中大臣已经在群起而攻之,早晚是要交出来的,晚交不如早交,争取主动。其实,您自己算算,就这剩下的财产已够福王一家世代传承了。”

郑贵妃跌坐在椅子上,她只想为儿子争取更多的利益,可没有想到后果竟如此严重。她喃喃道:“难道我为儿子争取的这么多好处,都要还给朝廷?”

朱诚道:“您为福王争取得越多,就是把福王脖子上的绞索勒得越紧。”

郑贵妃道:“是啊,李选侍当时还是不肯放朱由校去读书,我派人去申斥了她几句,她这才勉强松口。”

朱诚道:“不过,皇上还是有点记恨您的。这半年来,无论什么节日,皇上都没来看过您。唉,幼年时期的记忆总是不能磨灭的。”

郑贵妃道:“那如何才能让皇上不反对我封后呢?”

朱诚道:“本来是没有办法的,但天幸先帝生性仁和,反而留下了一个机会。先帝像一位慈祥的家长,把家产平均地分给了每一个孩子。他给了光宗贞皇帝江山,却给了福王内库,据说封福王时,内库为之一空。光宗贞皇帝不察内库已空,重金犒赏辽东守军,把这几年的收入花了个精光,内库现在依然是空空如也。”

郑贵妃身子一颤,道:“你是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