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333章 先天不足(求月票!)

第333章 先天不足(求月票!)(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们的主业是什么呢?宋案后,袁世凯认为国会有维持的必要,因为正式总统的位置尚未到手。所以他维持着国会,而国民党两院议员却未曾想在国会上,通过正常途径维持,而是急进派认为国会无自由行使职权的余地,主张议员南下。多数议员不愿,又冒出密谋炸毁国会之事,可以说,他们只看到国会是战场,却根本就没明白这个战场的战场方式。

而他们更是在该妥协的地方不妥协。不该妥协的地方,选择妥协。就像原本应该先制宪,再选总统的原则问题,国会最终却做出让步,改为先行选举总统,至于制宪,根本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在这种党非党的情况下,在国会参众两院的政党中,更没有一个共同纲领、信念的前提下,这种大杂烩不luan才怪,最后国会解散根本就是意料之中。

“……这些派系并没有稳定的政纲、缺乏意识形态上的共识,基础薄弱;派系内部非常不稳定,各派系之间的关系经常发生变动。虽然这些派系也组成了所谓的政党,但是政党纪律涣散,议员们往往兼跨多党,也常常因为金钱与官位的youhuo而脱党叛党。以现在势力最大的受到袁世凯支持的进步党为例,其本身也并非稳定的政团。”

坐在办公室中,对着穆、张一麟、章炳麟、王宠惠四人,李子诚同他们分析着中国国会政治的不足,相比于他们,李子诚无疑是一个“政党专家”,毕竟在后世,作为国企秘书的他,经常接触一些党建类的工作--其他书友正在看:。

我可是在京城给你设好局了!

就等你来赴宴了!

“国会!”

放下手中的报纸,瞧着报纸上尽是不是国会恢复的新闻,便是某一位已恢复国会议员身份的国会议员歌功颂德的电报,放下手中的报纸,李子诚的面上却尽是嘲讽之4∴8065

清末‘筹备立宪‘多年,却迟迟未开国会,只有一个咨询xing质的资政院。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才设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国会。在历史上,人们将民初国会的失败一味归罪于它前后遭遇袁世凯与段祺瑞这两个大军阀加超级政客的蹂躏,从而导致国会制度的失败。

“同样也不是一个稳定的政党,也不像一个学会。原本袁世凯在授意他人组党的时候,也就没有具体的组织,而袁氏在政治上根本没有什么理想,他以为拥有军人拥护。便拥有了全局,从来不曾思索要组织一个现代xing的政党。至于也没有一个称之为意识形态的想法。他们共同的观念是掌握军政大权,称为一个坚强的势力。至于进步党是在无意中产生的,称为一个运作控制的工具,也只是袁世凯的御用政治工具而已。”

因为工作的关系,帮助领导从事党建工作的经验,使得李子诚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政党去分析这个时代的政党的不同

“无论是进步党或是国民党,都谈不上一个严密的组织,除了一些事务xing质的机构,没有信条或党纲。甚至于进步党的存,也只是在于联络人际关系!像这样的政党,居然是中国的第二大政治团体!”

肩膀微微一耸,李子诚不无感叹的说了句。

“没有竞争力啊!”

可是在身处这个时代,李子诚才知道历史没有那么简单,可是他们却都忽视了国会制度在中国的先天不足,可以说,正是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了国会的瓦解。

现代议会政治的成功,有赖于成熟的政党政治与完善的选举制度的支撑。议员选举制度之于国会的意义自不消说,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实为实现代议民主的必要工具与前提。但事实上,民初国会之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反倒滋生了有害于民主政治的派系;国会议员选举制度也未尽完善,选举过程中弊端重重;而派系斗争更加剧了选举之弊,从根本上毒化了国会的风气。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与古代的所谓“政党”不同,古代中国的“政党”,只能称为“派系”,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在组织形式与xing质功用上均有根本的差别。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基础深厚、组织严密,它承担着分析组织民意、形成政党纲领与推荐候选人、联接沟通政fu各部men的使命。在竞选过程中,与个体的候选者相较,政党推选的候选人更容易赢得大众的信赖,政党有相对稳定的政纲与组织,更能对其竞选承诺负责。政党用各自的政纲吸引选民,候选人在当选后需兑现选举承诺;执政党则集体对其施政承担责任,其功过得失与人民满意与否,将通过下一轮选举结果体现出来--好看的小说:。

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议会政治的民主jing神,不是表现于政治制度之中。而是表现于政党政治的运用方式之中。”

而民二国会却是由派系,而非政党组成的。即便是所谓的国民党。在国会召开期间,也从未考虑政纲吸引选民,候选人在当选后需兑现选举承诺,无论是进步党或是国民党国会议员,都仅仅只是国会当成战场。进步党以保袁当大总统为职责,国民党以反袁当大总统为职责,所以双方只是把国会变成给对方找麻烦的战场,至于参与国事。似乎从来就没成为他们的主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