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51章 提笔之手 (求月票!)

第51章 提笔之手 (求月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汤议长,指的就自然是汤化龙的长兄,俗话说“长兄如父”,当年科举废除后,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法国留学,但却遭到全家反对,幸而是大哥汤化龙的全力支持方才成行。因而对于其兄,他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敬重,可以说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

在辛亥革命时,其之所以反正起义,正是因为大哥汤化龙的密函“早日反正,以立殊功”,在民二年“宋案”引发的国民党叛乱中,也正是其兄摇头叹息“民党所叛,行乱中华”,由此他才在袁世凯令其率领舰队前坡度将军时,配合李纯猛攻李烈钧,后又赴湖南镇压谭延闿独立,威逼其取消独立。

可以说,在他人生的三个最重要的关口,都是汤化龙为其做出决定,无论是赴法留学,还是武昌起义,亦或是民二干城,其幕后都有兄长的影子,也正因如此,在这将国务院颁布“剿匪令”之后,他才会多次发电报给大哥,甚至对于幕僚所言、说客所说,全是不在意,只是一味的等着大哥的电报。

“电报是开封行营发来的吗?”

还未接过电报,坐于桌后的汤芗铭便不无关切的问道,在获知兄长随总理南下河南视察之后,他就一直担心大哥的安危,生怕李致远以其为质,迫其就范,虽说从各方探得的消息,都表明李致远并没有对大哥动手的打算,可他依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大大的两个字写于上好的宣城宣纸上,看着那纸上的文字,又看着拿笔的右手,汤芗铭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可惜……提笔的手啊!”

的确,这曾经是一双提笔的手,只不过如今这提笔的手,却拿起了枪!

虽说要想在汤芗铭的身上找找中国正统知识分子的传世美德,自是枉然。法家的重势、重术与道家的变通,在他的精神血脉中糅合的好,可是他骨子里多少还带着一些书生的意气,正像偶尔的惋惜一般。

“止戈为武啊!”

“电报是开封电报局发来的民电!”

在回答时,高继知已经双手将电报奉到给汤芗铭,电文他已经译了出来,作为汤芗铭的亲信,他手中握手其与兄长密电联络的密码,当然只是其中一份。

再笔再一次放下时,又是一句话,一句与先前的惋惜截然不同的话语,从汤芗铭的口中吐出,而在他发出感叹时,持笔之手随起,在宣纸上留下了另两个字“为武!”。

如果此时保安部的分析人员看到这一幕,一定会认定这正是他的性格表现,在保安部对汤芗铭的分析中明确的指出:“汤芗铭自视甚高,城府深而骨子里透着张扬,完全是做权臣的料儿。他一手拈佛珠,一手抚枪剑,他只倾心于自己关心的,自以为修成了佛,那血流成河、哀吟遍地,不过是达到本相之前,必然路经的表征而已。

他或许会为此许事情生出惋惜之意,但却却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智,而这正是他重法、重势、重术的法家思想的表现,就如他在治理湖南时所表现的铁腕,不过半年之功,便将长沙治成“路不拾遗”的良善之地,全不见清末民初时的混乱。

在汤乡铭将笔放到笔架,左手再一次转动手中的佛珠时,书房外却响起了幕僚高继知的声音。

“将军,汤议长发来的密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