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728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728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嗯,你也看到了,虽然关中是我大唐开国兴业之地,但是关中确实有些供应不了长安了。所以先前提升洛阳为东都,现在也要开始分流。”

朝廷将把一些官府手工作坊、仓储等迁往洛阳,同时如国子监也要在洛阳再建一座学校,分流现在已经超过万人的学员一半以上去洛阳。

总的来说,长安太大,大的关中已经供应不过来了,而受限于交通道路等,从关东输送钱粮商货到关中,成本太高。尤其是现在大唐如此强盛,长安已经有些太过于偏居一隅。

当然,长安依然会是京师,但洛阳也会发挥出陪都的作用。

一些闲散的机构迁到洛阳去,甚至一些年老的官员也安排到洛阳养老,把长安周边的许多皇家宫廷、朝廷官府的手工作坊、仓库等也移过去。

再加了秦琅的大力举荐,使的许敬宗直接升为转运使,副使都不用当。

今年起,朝廷的考课法又增加了新规矩,三品以上官员,向皇帝面陈述职,四五品以上官员要向皇帝陈奏,相当于写一份述职报告,五品及以下官员则需要过堂。

京官由吏部考功司和御史台共同会审考核,而外官则由各道的观察使和御史台察院的巡察御史会审。

这使的官员考课更加严格,既要自述,也还有上官的考定评语,又有专门考察机构的审核,还有专门机构监督,甚至还要有同僚、下属们的评定。

再加上四年一次的入京大考,这想要做弊几无可能。

当然,皇帝以后可能每年也会过去住上几个月,比如到漕运不便或是夏季闷热的时候,皇帝可以去东都,让太子在西京监国。

先前皇帝修洛阳宫的旨意让政事堂否了,但皇帝意愿强烈,政事堂也可能一直为反对而反对,所以现在旧事重提,只是这次将先通过政事堂决议,走正规程序。

因为这修洛阳宫这事,这几天宰相们跟皇帝还又干过几场,结果就是中书令王珪被皇帝以泄露禁中语的罪名,罢去宰相,贬为同州刺史。

平时一年一小考,无大错的话倒还好,可四年一次的大考,就算没大错,但是考绩太差,无德无能的评语落下,肯定是非罢就降。

四年的大考,就意味着要么升要么降要么平调,想维持原官原任,不太容易。

皇帝对这次的大考非常重视,最近天天都在亲自考核宰相以及三品以上高官重臣。

“你新官上任,头一个要干的事情,保证西域战事的后勤粮饷军械的转运供应,不能出了差错。再一个,大明宫也快修好了,得收好这个尾,朝廷要给做工程的商人、供货的商人,还有做工的百姓们结清钱款,你既要审核好帐目,也要及时结款。再一个,陛下有意要全面重修洛阳宫,待工部和将作监拿出设计方案后,户部会做造价预算,转运司主要还是提供所需钱粮,以及木石等材料,并转运调度。”

“大修洛阳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