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风暴 > 三六八、华海宴平江河清(四)

三六八、华海宴平江河清(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在这时,他看到俞国振一个人慢慢跑了过来,见到他点了点头:“万先生早,宋先生没与你一起?”

“他已经去了吧,他一向比较积极……哦,是去道观前的那个广场,我们每日在那里练拳()。”

“万先生这些时日,在新襄过得如何,生活上可有什么困难?”

“承蒙伯爷厚爱,在新襄我衣食无忧,还可托人将银钱带回去。只不过……我虽然衣食无忧,百姓的日子似乎过得有些……”

每日赚取的利润,都归于他们自己,这样加上新襄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他们不仅生计无忧,就是吃鱼吃肉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曾经经历过流寇之乱,受过官府恶绅欺凌的老人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份外珍惜,也对俞国振极度崇敬,加上某些人背着俞国振进行的神化运动,他们几乎就将俞国振当成了入世的仙人来崇拜()。一切可能威胁到新襄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从小偷小摸到懒惰浪费,都被他们唾弃和警惕。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八个字浮现在万时华的脑海中,他很想将信重新打开,再补上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感想,但想想还是算了。

新襄给他带来的冲击太大太多,绝对不是一两封信能够写完的,在他的那封信末尾,他极为热情地向张溥发出邀请,建议他也来新襄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收拾好信件,万时华也出了门。

新襄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各处围墙上都可以看到标语,象“流寇乃身外之贼,懒惰为心中之贼”,象“易为百经之祖,动乃性命之源”,各种各样的都有。其中“动乃性命之源”,据说是俞国振亲自提出的,凡是新襄居民百姓,早、辰、晚三时,都必须任选一时间进行运动。

这种运动是强制性的,除非身体确实不适,否则就必须进行。就是万时华这样的调研员,也一概不能例外。最初时万时华对此很不适应,觉得他一堂堂举人,与贩夫走卒一起活动手脚殊为无体,但宋应星与其余几人却极感兴趣,他们最后向城中老君观的老道人癸泉子学了三十六式散手,每日早上晨练之时,便一起在院子里活动。

一个多月来,万时华倒真觉得自己的身子骨因此好了许多,这和想到当初华陀创五禽戏的典故,华陀的弟子吴普便是练习五禽戏活到了九十余岁。这让他对俞国振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不仅关心百姓的衣食,还关心百姓的健康与寿命。

“真乃仁主也。”他心中暗想。

唯一可惜的是,俞国振敬孔孟而远经义,对于四书五经,他也看过,却不去精研。万时华觉得,自己应该寻个机会,与俞国振好生谈一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