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122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122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徐辉祖擅长正面进攻,燕王却更喜欢进攻侧翼。势均力敌的打一场和背后下手,燕王往往选择后者。

通过对燕王的研究,盛庸总结出,在战场上,朱棣对十分乐于玩偷袭。

上行下效,燕军将领自然积极向他靠拢。

抢劫军粮,游骑骚扰,抢完就撤,打完就跑,燕军的这些业务都是相当熟练。

藩王又如何?谁规定藩王就必须光明正大?

“我等以战阵消磨燕逆战意,灭其斗志,燕逆必乱。”

一旦燕军露出破绽,才是大军进攻的良机。不然,盛庸宁可继续用乌龟壳和燕王对耗。

压下众将的请战,盛庸严令,再战时,若有谁敢贪功冒进,不顾大局,休怪他不讲情面,军法处置!

换句话说,这个乌龟壳似的战阵必须守住了,若敢临阵不守将令,不听指挥,那就掂量一下自己的脖子有多硬。擅自冲出去,不被燕军杀死,回来也照样要挨一刀!

盛庸使出了铁血手腕,再无人敢叫着主动出战。

想到这里,盛庸开始担心,燕军迟迟不发动进攻,莫非又想玩阴招?

一整天,南军上下都在焦急与等待中渡过。燕军大营始终静悄悄,不见任何动静。

终于,盛庸也等不住了,派出手下骑兵前往燕军大营一探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总要看个明白。

骑兵出发,乌龟壳似的战阵依旧。

一刻等不到消息,盛庸便一刻也不敢放松。

不管暗地里如何鄙视盛庸胆小,表面上必须服从军令。

翌日,天尚未大亮,南军便在夹河旁列好战阵,等待燕军前来进攻。

从早晨到中午,从地平线绽放出第一道曙光到火轮高悬,始终不见燕军的影子。

漫长的等待让很多将士焦躁不安,连盛庸也是惊疑不定。

燕王是员悍将,举世皆知的猛人。论兵法战略,除了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的开国武将,无人能出其右。魏国公徐辉祖算一个,可他的用兵之道与朱棣完全是两个概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